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的来历简短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的来历简短

文章插图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 。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的来历简短

文章插图
重阳节的民俗
重阳节常有的民俗是晒秋、登高、放纸鸢等 。“晒秋”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还保留了“晒秋”这个民俗 。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 。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风筝)为主要特征的 。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的来历简短

文章插图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的来历简短】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