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年龄称谓 古代男子年龄称谓是什么


古代男子年龄称谓 古代男子年龄称谓是什么

文章插图
1、垂髫:指童年 。等到儿童年龄稍大,不再能札发髻,头发自然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
2、始龀:按照正常的生理现象,小孩七八岁的时候开始换牙,“始龀”就成了换牙年龄小孩的代称 。
3、弱冠:指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成年,但身子尚较成年人弱,所以称为“弱冠” 。
4、而立:出自论语“三十而立”,意思是男子三十岁独当一面 。
5、不惑:同样出自论语,“四十而不惑” 。指男子四十岁就已经见惯各种情况,不会被迷惑了 。
6、艾:语出《礼记》,“五十曰艾” 。
7、知命:语出论云“五十而知天命” 。
8、花甲/甲子:以天干地支轮回而得,天干十种,地支十二种,一轮回正好是六十年,故代指六十岁 。
9、古稀:出自杜甫的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因此作为七十岁的代指 。
【古代男子年龄称谓 古代男子年龄称谓是什么】10、耄耋:指八九十岁 。语出曹操的《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