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无花果百科


无花果介绍
无花果(Ficus carica Linn.)是一种开花植物 , 隶属于桑科榕属 , 主要生长于一些热带和温带的地方 , 属亚热带落叶小乔木 。 无花果目前已知有八百个品种 , 绝大部分都是常绿品种 , 只有长于温带地方的才是落叶品种 。 果实呈球根状 , 尾部有一小孔 , 花粉由黄蜂传播 。
又名阿驲(《酉阳杂俎》、译自波斯语:anjir) , 无花果除鲜食、药用外 , 还可加工制干、制果脯、果酱、果汁、果茶、果酒、饮料、罐头等 。 无花果干无任何化学添加剂 , 味道浓厚、甘甜 。 无花果汁、饮料具有独特的清香味 , 生津止渴 , 老幼皆宜 。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 , 高3-10米 , 多分枝;树皮灰褐色 , 皮孔明显;小枝直立 , 粗壮 。 叶互 生 , 厚纸质 , 广卵圆形 , 长宽近相等 , 10-20厘米 , 通常3-5裂 , 小裂片卵形 , 边缘具 不规则钝齿 , 表面粗糙 , 背面密生细小钟乳体及灰色短柔毛 , 基部浅心形 , 基生侧脉3- 5条 , 侧脉5-7对;叶柄长2-5厘米 , 粗壮;托叶卵状披针形 , 长约1厘米 , 红色 。
雌雄异株 , 雄花和瘿花同生于一榕果内壁 , 雄花生内壁口部 , 花被片4-5 , 雄蕊3 , 有时 1或5 , 瘿花花柱侧生 , 短;雌花花被与雄花同 , 子房卵圆形 , 光滑 , 花柱侧生 , 柱头2 裂 , 线形 。
生长习性及分布
喜温暖湿润气候 , 耐瘠 , 抗旱 , 不耐寒 , 不耐涝 。 以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 。 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或粘质壤土栽培为宜 。
无花果栽培技术
1、定植
可盆栽或在荒坡、田园、庭院栽培 。 利用荒坡、田园、庭院等栽培的 , 其定植密度一般适当加大密度可采用1×2米 , 定植单坑深50-70厘米 。 直径为40-60厘米 , 以含磷钾的混合肥(如人畜、禽粪、绿肥、饼肥、化学复合肥)等作基肥 , 定植适期在华北应在清明前后 , 东北宜在谷雨前后 , 南方可在秋季落叶后移栽定植 , 但应避开开花结果期 。
2、管理养护
1)整形修剪
无花果的整形修剪较简单 , 修剪整形技术要求不高 , 一般采用多主枝自然开心形整枝方式 , 但要全株保留3—5条主枝 , 不留侧枝 , 主枝组直接着生在主枝上 。 幼树期间重点抓好培养主枝 , 并注意抬高主枝角度 , 促进多发枝条 , 达到迅速扩大树冠的目的 。 进入初果期后 , 抓好多培养枝组 , 以便促进形成一定的产量 。 盛果期时注意培养骨干枝 , 更新大中型枝组剪缩弱枝组 。 对树势衰老或病虫害严重的 , 可利用基部或枝上发出的萌蘖枝或隐芽 , 重新培养主枝和枝组 。
无花果从7月中旬开始 , 陆续到11月份成熟 。 无花果的采摘一般宜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进行 , 见已成熟的果实顶端有一小孔微开 , 果皮出现固有品种(多分红、黄品种)的色泽时 , 采摘 。 过熟的果实采后不耐贮藏和运输 。
2)田间管理
植株成活后进行松土、除草 。 在6月、7月各追施人粪尿或硫酸铵1次 。 栽种后要培养树冠形成无层形树形 , 或多主技自然开心树形 , 一般可在树干高50crn处定干 , 保留5~7个主枝 , 并可适当选用侧枝补空 。 树干定形后 , 每年要修剪 , 除去密枝、病虫枝及枯枝 。 疏势以轻剪为主 。 收秋果为主的 , 可在结果枝上短截留有2~3个芽 , 如果收夏果为主的则不宜短截 。
无花果的繁殖方法
用扦插、分株、压条繁殖 , 尤以扦插繁殖为主 。
扦插繁殖:3月中、下旬从优良母株上选l~3年生未曾发芽的 , 而且节间短 , 枝粗在1~1.5cm的健壮枝条 , 剪成长30~50cm的插条 , 按行距50cm开沟 , 斜插入土三分之二 , 其余部分露出土外 , 填上压实 ,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 夏季扦插 , 可取半木质化的绿枝进行扦插 。 扦插后约1个月左右生根 。 培育1年即可移栽 。 亦可将插条用湿砂贮藏1个月 , 形成愈伤组织后再行扦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