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卫生检查总结 学校卫生检查评比与评语

学校卫生是由学生打扫好还是雇佣保洁人员打扫好?笔者认为,中小学应该让学生自己打扫卫生 。自己打扫卫生,既是一种劳动锻炼,也是一种劳动教育 。“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 。”“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劳动儿童和劳动少年对人们的看法和没有真正劳动过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
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共识 。
在我们农村,不论中学还是小学,从来都是学生打扫卫生 。
这大概一是校园较小,清扫一遍用不了多长时间;二来是农家子弟没那么娇贵,劳动是他们必须养成的习惯;关键是他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哥哥姐姐们都是这么打扫过来的,约定俗成,谁也不能坏了这个规矩 。
而且,学生不但要打扫室外各班负责的清洁区,打扫教室,就连老师的办公室,多数时候也是学生打扫 。打扫办公室,孩子们把这当做一种荣誉 。
笔者所在的小学只有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五个班级,大家的分工是这样的:一年级只打扫自己的教室和教室外面的走廊部分 。二年级除了自己的教室还负责打扫教学楼楼梯和厕所;厕所包括男生厕所、女生厕所、男教师厕所和女教师厕所 。三年级和四年级则承包了校园室外的部分 。
打扫卫生的时间是在早读之前 。比如现在是7:30早读,学生绝大多数在7:00左右到校 。到校后他们就自觉拿起洒水壶、扫帚、扫把和小簸箕,各做各自的一份事 。
之前,我们学校的卫生有点“老大难” 。不客气地说,主要是校长本人不太重视——他自己的住室里拖鞋乱丢,衣物和书籍也是乱放一气;大概上级来检查的时候才会找学生帮忙给整理一回,算是“毕其功于一役” 。
“老大难”主要表现在总有卫生死角;而且教师不到校,学生在校园里乱跑也不主动打扫卫生 。另外,三四年级的班主任和体育教师领着学生打扫,这几位教师几乎要把三四年级的清洁区给打扫一大半!某天要是老师因故没参与打扫,学生就拖拖拉拉,等早读的铃声响了,大家还在外面扎堆聊天 。
解决的办法是把以前的“分组轮流值日”改变为全员参与,既分工又合作 。以三年级为例,全班四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教室卫生,其他三个小组负责室外清洁区 。这三个小组,一组负责小花园,一组负责操场,一组负责几个卫生死角 。这样全员参与,一般15分钟左右就能给整个校园清扫一遍 。课间,各班有卫生志愿者在校园监督其他同学不让乱丢垃圾,校园的卫生很快就上了新台阶 。
我们还每天还对卫生、纪律和学习状态进行评比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宣传栏里的“表扬”和“批评”都在积极引导学生为“净美校园”出一份力 。
有没有个别家长对此提意见呢?
据我所知,还真没有 。鉴于一年级学生小,好习惯养成需要时间,这两个班的班主任安排学生在下午放学后再清理一遍教室 。一开始,我倒是听见过有一两位学生家长在接学生的时候说过“我们的孩子在家都没扫过地”之类的话 。他们倒未必全是心疼孩子满面尘灰在教室里忙碌,大概也有惊奇的成分:在家任性跋扈的小宝贝,一到学校居然这么听话能干!
【每周卫生检查总结 学校卫生检查评比与评语】笔者当时是这样告诉学生家长的:会劳动、爱劳动的孩子长大了有出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