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亨种业产品展示 绿享公司种子批发

怎么辨别与防止玉米种子的腐烂?玉米种一般都使用杂交品种,由专业供种单位提供,质量可靠,种植前检查种子来源是否有假,霉变(芽嘴是否异常),另外做一次发芽试验最可靠 。
天气阴冷且大幅度降温,大棚番茄晚疫病多发,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番茄晚疫病:
番茄晚疫病是番茄生产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流行性很强,如果不及时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发展迅速,难以控制,造成大面积毁灭性危害 。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不及时,一般减产在10-30%,病害流行时,减产可达80%,严重时可绝收 。那么大家如何快速识别番茄晚疫病 。
症状识别:幼苗和成株均可染病 。幼苗染病,叶片上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迅速向叶柄和茎部扩展,使之变细呈褐色坏死,幼苗萎蔫死亡 。成株发病,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和茎秆,严重时也为害青果 。通常先从下部叶片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侵染,发病初期为灰绿色小点,后变成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变褐色,坏死,逐渐扩展至半个叶片或全叶,湿度大时,叶片背面病健交界处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 。叶柄、茎秆和花絮染病,形成不规则形褐色大斑,稍凹陷,边缘不清晰,湿度大时表面生灰白色霉层 。果实受侵,在果表面形成不规则形褐色坏死斑,边缘云纹状 。
番茄晚疫病病害的发生条件:该病菌是一种强寄生菌,在活的寄主上寄生才能长期存活 。在生产中,病菌主要在保护地西红柿、茄子上为害过冬,也可在储藏的马铃薯块茎中越冬 。条件适宜时越冬病菌在其越冬寄主上产生孢子囊,由气流或雨水传播至番茄上引起发病,最初发病的植株叫做“中心病株”,中心病株又产生大量的孢子囊借气流或雨水传播,使病害向四周迅速扩展蔓延 。各病株产生的孢子囊进一步传播使病害发生越来越重,面积越来越大 。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和封锁其产生的病菌是控制病害的关键 。凉爽、昼夜温差大、湿度高适宜发病 。病菌生长温度10~25℃,形成孢子囊要求相对湿度95%~97% 。田间发病早晚、病势发展快慢与降雨早晚、雨量多少、田间小气候湿度高低直接相关 。田间相对湿度长时间在75%~100%,病害将可能流行 。田间植株茂密,通风透光不好,地势低洼,偏施氮肥,植株生长幼嫩,病害发生重
番茄晚疫病叶正面
番茄晚疫病症状:此病可为害叶片、叶柄、嫩茎和果实 。叶片染病在叶尖或叶缘处出现污褐色湿润状近圆形病斑,似开水烫伤状,直径约2-3厘米,潮湿时在病健交界处长出一圈稀疏的白色霉层,这是病菌的孢子囊梗和孢子囊,许多病斑相联可使叶片霉烂变黑 。叶柄、茎和果梗染病出现污褐色稍凹陷的不规则形或条状病斑,嫩茎被害可造成缢缩枯死,潮湿时亦长出白色霉层 。果实多在未着色前染病,发病部位多从近果柄处开始,出现暗褐色不规则形病斑,逐渐向四周下端扩展呈云纹状,周缘没有明显界限,前期病部果肉质地硬实,果皮表面粗糙,颜色加深呈暗棕褐色,潮湿时亦长出白色霉层 。
番茄晚疫病叶背面
【北京绿亨种业产品展示 绿享公司种子批发】番茄晚疫病茎秆
番茄晚疫病果实症状
番茄晚疫病防治措施:
预防和控制晚疫病的发生,要在选用抗病品种和合理栽培管理的基础上,加强田间调查,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并进行药剂防治 。
1、这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一步,目前我区抗晚疫病效果良好的品种有圆红、中蔬4号、中蔬5号、渝红2号、京丹1号等 。
2、种植地适当远离马铃薯、茄子和普通番茄 。
3、配方施肥,多施有机肥,合理浇水,忌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
4、经常检查植株下部靠近地面的叶片,一旦发现中心病株,立即除去病叶、病枝、病果或整个病株,在远离田块的地方深埋或烧毁,同时立即施杀菌农药和连续消毒,防止病害蔓延 。
选用预防的药剂有:
1、60%德国巴斯夫 百泰 (5%吡唑醚菌酯 55%代森联)
2、使用45%百菌清烟雾剂2509/亩,傍晚封闭棚室,将药分放于5~7个燃放点,烟熏过夜或喷撒5%百菌清粉剂1kg/亩 。间隔7~1 074用1次药,最好与喷雾防治交替进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