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记者王冰冰结婚照 王冰冰结婚了吗 知乎

德云社里你最想嫁给谁?为什么?尽管问的再无聊,也啰嗦几句吧!俺以前表过态,对郭德纲以及他的德云社从来就不感兴趣,甚至到了厌烦的地步!就是当一辈子“光棍”也不嫁他们的人 。何况自己又是一个老头子 。哈哈哈!谢邀 。
当一个不婚族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愿意结婚了?
“是手机不好玩,还是电视剧不好看,你要谈恋爱要结婚?”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婚姻观说出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声 。
很多人调侃,现在的女孩子了不起,开始是不想生孩子,后来不想结婚,现在连恋爱都不愿意谈了,生怕耽误玩的时间 。
虽是玩笑,却折射了如今90后的婚恋观: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结婚,不愿意在感情中付出时间和精力去促成一段稳定的关系 。
知乎上关于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愿意结婚了,有几个评论我很喜欢:
“当我激动地开始规划婚礼的时候,老妈在盘算份子钱 。”
婚姻总是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一直以为相爱就可以结婚了,后来发现不仅你妈你爸要粗着脖子干涉,舅妈,小姨也会给很多过来人的建议 。不!我拒绝!
“你父母说结婚,就是找个性格好的人一起搭伙过日子,靠谱就行 。可他们理解的靠谱的人,和我完全没有共同话题 。”
父母总是要求,男方必须有车有房,还要求靠谱憨厚 。他们还想着让我们靠结婚改变命运 。但他们不知道,社会变了 。
新婚姻法简单说就是:男的老子钱再多也和你没关系,睁大眼找个能赚钱的潜力股吧 。一起生活赚的钱你才有份 。
所以亲爱的姑娘:“与其面对一份没有保障的未来,还不如现在自己辛苦点,命运毕竟掌握在自己手里 。”
离婚率那么高,瞎折腾还不如单过 。
皮尤研究中心最新的报告显示,已婚的成年人很快就会变成少数 。
报告显示:相比起2000年57%的结婚率,最新的结婚率下降到了51%,更不用说对比1960年72%的结婚率 。而下降最为严重的年龄区间,是29岁及以下的人群 。
婚恋网做的2010-2011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更是显示:登记结婚与离婚比例接近6.4:1 。
结了婚又要离,折腾个什么?
婚姻或许会消亡
年初《奇葩大会》上,李银河老师道出一个不争的事实:“婚姻终将会消亡” 。
她说:婚姻未必会真的彻底消失,但未来可能就20%、30%、40%大概这样的比例会结婚,总体呈现一个萎缩的状态 。
原因一:大量的出轨证明婚姻制度和人性之间有种紧张关系 。
原因二:婚姻的预期时间变得越来越长了 。他七八十年都要和一个人在一起,就越来越变得像一种约束 。
原因三:女性有了其他经济来源,不需要依附婚姻 。过去的时候,结婚是女人唯一的经济来源 。如今女性广泛进入劳动力市场,甚至收入多于男性的已很常见 。
原因四:部分人员离婚成本高,会给结婚带来阻力 。离婚是件消磨精力折磨人的事情 。
原因五:不需要结婚才能有性,性的主要目的脱离了繁衍 。且不说丁克越来越多,很多人觉得性就是一件快乐的事 。
婚姻用它逐年降低的结合率悄然告诉我们:婚姻再也不是它本来的样子 。
恋爱和结婚不一样
一个妈妈曾对她的女儿说:
恋爱是与不安的战争,婚姻是与不满的战争;
恋爱是快乐,婚姻是忍耐和宽容;
恋爱是追求对方的完美,婚姻是认同对方的不完美;
恋爱是休闲娱乐,婚姻是日常生活;
恋爱是看着彼此,婚姻是看着同一个方向 。
结婚,意味着接受另一个人进入自己的生活,不只是分摊物质,还要共享精神 。结婚后我们要一起背负更多的事情,尽管我不愿承认,但我不再是为自己活着 。
都说现在年轻人太自我,眼里只有诗和远方,其实不是我们想去流浪,我们只是想活出自我,遵从本心,不想因为年龄而去焦虑,不想因为家人而去将就 。更不想熬到孩子都大了才盘算自己的未来 。
我们不再渴望婚姻了,因为我们原以为结了婚就会过得更好,结了婚就会有个人陪你一直到老,结了婚就会有更少的烦恼 。
后来才发现有时候一个人比在一起更舒服 。
婚姻最不能将就
《请回答1988》里有一集,所有长辈都在谈论自己的理想 。后来发现,好像大家都希望子女开心和健康 。
婚姻也是,如果它不能增加生活乐趣,那要我怎样才能对它产生向往?
知乎里有人说:婚姻最不能勉强 。
如果他不够好,何必委屈自己走进婚姻?如果他足够好,又怎会在婚姻里委屈你?
听说以前的爱尔兰不准离婚:在1937年爱尔兰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宪法中,就明确规定了“任何法律都得允许婚姻关系的解除” 。
在中国,如果你知道法律规定不准离婚,你还会结婚么?
如果婚姻有期限的话,结了婚的你还会续期么,没结婚的你又希望它是多少年?
偶然听到一段采访,刘嘉玲告诉我们“从来就没有永久的婚姻”
她说:“没有永久的婚姻,只有共同进步的夫妻 。”
所以我一个人过的那么好,如果你不能让我更好,我凭什么去向往?
【央视记者王冰冰结婚照 王冰冰结婚了吗 知乎】如果你想知道怎么表白成功率最高,微信搜索 泡学网,里面有100个表白实战案例供你参考,包你100%表白成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