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三系杂交水稻秋季制种优质高产技术


三系杂交水稻秋季制种优质高产技术三系杂交水稻秋季制种优质高产技术l合理安排制种组合和播期 , 定好理想授粉时段
【【水稻】三系杂交水稻秋季制种优质高产技术】黄冈市8月下旬至9月上旬日平均气温26.1~28.2℃ , 出现3d以上连阴雨天气的概率较小 , 适宜杂交稻秋季制种抽穗扬花 。 根据亲本特性和适宜抽穗扬花阶段 , 大面积推广的三系杂交晚稻金优38、金优12、金优928、中9优288及其类似组合适合秋季制种 。 此类组合在黄冈市秋季制种父本播始历期 75~85d , 母本播始历期50~55d , 第1期父本5月底至6月上旬播种 , 5d后播第2期父本 , 母本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 , 花遇指标是8月20日左右父母本同天始穗或父本比母本早1d始穗 。 例如 , 金优38秋季制种父本播始历期81d , 母本播始历期51d , 要求8月20日第1期父本和母本同天始穗 , 应在 5月31日播第1期父本 , 6月5日播第2期父本 , 6月30日播母本 , 父母本时差30d , 叶差8叶 。
2对父本采取稀播大苗稀寄插的两段育秧方式 , 防止超龄早穗
秋季制种由于要等到前作早稻7月中旬收割后再整田插秧 , 造成插秧时父本秧龄长达40d以上 , 容易发生早穗现象 , 导致主穗和早出的分蘖穗茎短、穗小、粒少 , 抽穗分散 , 整齐度差 。 因此要采取措施 , 防止秋制父本在秧田期进入幼穗分化造成大田早穗现象 。 据笔者进行的对比试验 , 晚杂组合秋季制种时 , 在父本育秧方式上 , 采取水育秧(一段) , 早穗现象严重;采取趸秧小苗寄插的两段育秧 , 早穗现象也较严重;而采取稀播大苗稀寄插的两段育秧方式 , 能显著增强父本秧龄弹性 , 有效防止父本早穗 。 父本稀播大苗稀寄插两段育秧方式是指:父本在第1段秧田稀播水育至叶龄5叶1心、带蘖3个、秧龄22d左右时 , 按10.0cm×16. 7cm的穴行距寄插到第2段秧田(寄秧田) , 再水育至移栽 。
3稀播匀播 , 培育足蘖壮秧
父本大田用种量为4.5kg/h㎡ , 秧田播种量为75kg/h㎡ , 稀播匀播 , 以保证移栽时父本每株秧苗带蘖5个以上 。 根据父本稀播大苗稀寄插两段育秧方式的特点 , 父本在第1段秧田的生长时间长达22d , 占整个秧田期的50%左右 , 为充分利用这段时间 , 使父本在第1段秧田每株秧苗达到带蘖3个的要求 , 应在父本秧苗长到2片叶时进行移密补稀(问苗匀苗) , 使父本秧苗株距、行距都达到8cm左右 。 在父本叶龄5叶1心、带蘖3个、播后22d左右时 , 按10.0cm× 16.7cm的穴行距将父本寄插到第2段秧田(寄秧田) 。 第1段秧田和寄秧田每公顷施高效复合肥(15—15—15或16—16—16 , 下同)450kg 作基肥 , 在秧苗1叶1心、3叶1心和移栽前3~5d每公顷各追施尿素60kg 。 播后做到出苗前厢沟有水而厢面无水 , 出苗后厢面保持浅水 。 做好秧田期病虫害防治工作 。
母本大田用种量为45kg/h㎡ , 秧田播种量为180kg/h㎡ , 稀播匀播 , 以保证移栽时母本每株秧苗带蘖2个 。 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同父本 。
4采用父本窄行宽株、扩大父母本间距的株行距配置技术 , 插足基本苗
制种田2期父本各插1行 , 每行父本与母本行之间距离均扩大到25cm , 父本采用窄行(两行父本之间行距窄 , 仅为15cm , 俗称“小二行”)宽株(同行内株距达40cm) , 两行父本间隔单株错位、按“品”字形排列方式插植 , 这样既有利于父本及靠近父本行的母本个体生长发育和授粉 , 提高异交结实率 , 又便于在预测和调节花期时准确无误地找到各期父本 , 实现花期全遇 。 据笔者试验 , 这种插植方式与单行父本和大二行父本插植方式相比 , 既能避免单行父本插植方式赶粉后父本易受折倒伏现象 , 又能克服大二行父本插植方式因父本占用空间过多而母本穗数不足的弊病 , 是一种高产稳产的插植方式 。

推荐阅读